第270章 13
林克
觉醒最烂天赋?我的分身能模拟!
洪武三十五年五月。
北平,镇国公府。
“果然,历史是具有修正力的。”
年逾七十,满头白发的柳格一脸无奈的看着手中写有朱元璋驾崩的信函。
脑海中,不断的回闪过自己这充满崎岖的一生。
七十年前,来自于2022年的他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到了元末时期。
在那个骸骨遍野的年代,柳格凭借着自身的早慧从微末之中挣扎求存,知晓未来会有一个名叫朱重八的乞丐皇帝会终结这个乱世的他早早的就入了皇觉寺,整日待在寺庙里等待朱重八的到来。
至正四年,未来的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加入皇觉寺,柳格也以此为时机,和朱元璋结为好友。
之后,二人一同离开皇觉寺云游天下,增长见闻。
至正十三年,柳格与朱元璋一同加入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暴元。
随后柳格顺应大势,迎合来自现代的超前认识,一路辅佐朱元璋在红巾军内站稳脚跟。
至正十四年,朱元璋在红巾军内部的名望越来越大,感受到威胁的郭子兴开始刻意打压朱元璋。
看到时机的柳格趁机提议朱元璋自立门户。
至正十四年末,朱元璋脱离郭子兴自立为帅,并采用柳格‘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建议,潜心发展,静候天时。
至正十五年,元庭大军征讨反军失利,各地红巾反贼如雨后春笋般争先冒出,眼见朝廷已经无力管控天下,朱元璋听取柳格建议,比历史上提前一年攻下集庆路,将之改名应天府之后开始图谋吴地,于至正19年末占领吴地全境,自称吴王。
随后仅用五年时间,便陆续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同年率领大军北上,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正式掀开推翻暴元的大战。
至正25年,朱元璋提前四年攻陷元庭大都,并登基称帝,建国大明,改年号洪武。
而后就是柳格被封国公,平西南、定西北、扫荡辽东,一统天下。又恢复科举、设立三司、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就连摊丁入亩,都被柳格提上了日程。
直至今日,大明朝国力早已是强悍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人口方面,根据户部最近统计,大明朝户籍数已经达到惊人的一万万之众!教育方面,政治清明、文武之风浓盛,大明几乎每县都建有县学,超过7成的人至少受过两年以上的文化教育。
武力则兵多将广,仅是长期驻守在边塞的军队,便有四十万之众,四海诸国无不称臣纳贡,整整十五年,边境安宁。
可就算柳格做了这么多,改变了如此巨大的历史。
每当柳格停手的时候,一股无形之中的修正力便会快速抹除柳格所做的一切,将历史重新拉回正轨。
太子朱标还是英年早逝,柳格为他治好了风寒,可转眼间朱标就死于疟疾。
柳格在朝的时候,在柳格的影响下,朱元璋的脾气确实是好了很多,不会动辄诛杀功臣。
可等柳格隐退的时候,朱元璋立刻就开始大开杀戒。
此外,柳格明明都已经说服朱元璋立朱棣为太子了,可柳格只是松懈了两天,朱元璋立刻就改变了念头。
“继任皇位的,依然还是皇长孙朱允炆,被我所改变的历史,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修正。”
这让柳格感到了一种名为天命难违的无力感。
在他年轻力壮时,尚能满怀热情的去对抗命运,他的种种举措也确实能够大幅度的改变历史的进程,对历史产生极其剧烈的影响。
可随着他逐渐衰老,不能理事,历史的修正力就会如同潮水一般再次席卷而来,悄无声息的抹除柳格所改变的一切痕迹!
到头来,柳格耗费毕生精力所打造的一切,不过只是历史中的‘一段辉煌’而已,在那之后,朱标还是会死,朱元璋还是会在七十岁时驾崩,然后就是靖难,土木堡,再到更加长远的屈辱历史..
一切的一切,都会被历史修正到那个必然的结果!而他却已经没有余力再去和历史抗衡了。
因为柳格能够清楚的感觉到。
和朱元璋同岁的他,也已经是油尽灯枯,再无几年好活了。
“只是不知道,这一次还会重来一世吗?如果还能再重来一世的话,我还有必要继续和历史斗争吗?”
想着想着。
柳格的双眼渐渐陷入迷茫之中,直到桌子上的香炉焚尽,有侍女进来增添新香,一阵嘈杂的声音,才终是将柳格从思绪之中唤醒。
“圣旨到,~镇国公柳思源接纸!”
人还未到。
声音便先一步到了。
略有浑浊的双目,平静的看向手持皇诏,身穿红袍的‘年轻’官吏。
整个镇国公府,从上到下的家眷早已在钦差到来的第一时间跪成一片,唯有柳格依然矗立于人群之中,看上去鹤立鸡群。
长子柳明焦急的望向自家的老父亲,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自家向来谨小慎微,极重君臣之别的老父此刻却会有如此大不敬的姿态,那可是钦差皇诏,是大明皇帝下达自己意志之时,所用的无上规制!别说是臣子了,就算是皇帝的亲儿子见了,也要五体投地,表示拜服!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